首页>>资讯文摘

优波离尊者被称为持戒第一,真正的持戒是心戒!

2023-04-17 07:39:47 1362

优波离尊者能被列入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,在阶级森严的印度社会,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!


优波离出身在首陀罗族的贱族,命运注定他就是别人的奴隶,生为首陀罗的种族,在古印度是被认做「初生」的人,其受社会的歧视,好象一块粪土,不值一顾。


首陀罗的人,在路上如遇到婆罗门和刹帝利,要跪在路旁让路,如果偷看他们一眼,眼睛就会被挖掉,如果和婆罗门或刹帝利讲说理由,就会被割掉舌头,可怜的优波离,出生在首陀罗族中,就是过着如此悲惨的生活。


优波离的童年,唯一可给他安慰的就是他的父母,不管怎样被人嘲笑、轻侮,父母爱子之心总不会比人稍差。


优波离从小就没有受教育的权利,婆罗门教的摩奴法典,他虽然有心学习,但对生在首陀罗族中的他,这简直是一种妄想。


当优波离长大以后,父母想让他学一项手艺,以备将来生活餬口。选来选去,就送他去学做一个剃头匠。


优波离是一位很易于接受教导的孩子,他的天赋性情有虚心和服从的良好习惯,虽然是剃头的手艺,不要多久,他就能把各种发型,各种剃法,全都学会。


学会了手艺,父母又为他托人介绍,好不容易,迦毘罗的王宫,允许他前去剃头理发。


优波离虽然是一个理发匠,但他的心地纯良,本性忠实,终于获得释迦族的信任,让他在宫中,专门负责为一些小王子们理发。


像跋提王子、阿那律王子等,都是优波离为他们理的发,这些小王子们见他理发细心,不但很快,而且不痛,大家很欢喜他,他也很尊敬大家。


优波离大约在二十岁左右的时候,还是一个小理发匠,此时正是佛陀成道后的第三年,佛陀回到故乡迦毘罗卫城的时候,大家就介绍优波离为佛陀剃头理发。


为佛陀理发,让优波离受宠若惊,他想到佛陀是大觉者,听说有三十二相,佛陀的头发一定与人不同,他不敢为佛陀理发,怕万一有什么触犯怎么得了。他竟然跑回家中,向母亲诉说不敢为佛陀理发的原因,出身于首陀罗族的优波离,从小就自卑感很重,佛陀,是王子成道的佛陀,他看都不敢看,哪敢为他理发呢?


母亲安慰他,叫他不要怕,告诉他佛陀很慈悲,还经常对苦难的人说法,佛陀不会有势利的眼光,一定不会看不起首陀罗族的人。母亲虽然这么说,但优波离恐怖的心仍不能减少,母亲没有办法,就告诉优波离说,明天去为佛陀理发时,她要带他去。


学会了理发的手艺,去为别人理发时,还要母亲陪着去,这真是一个大奇闻!


从这里我们不难想象优波离的个性与为人!


第二天,母亲带着优波离,先去拜见佛陀,然后就叫优波离为佛陀剃发。


优波离谨慎、小心的、缓慢的为佛陀剃发,他的母亲在旁边看着,理了一会,母亲跪在佛陀面前问道:「佛陀!优波离剃发的手艺怎样?」


佛陀经这一问,注意优波离一下,说道:「身体好象显得太弯了!」


大概是由于优波离对佛陀的恭敬,弯着腰,不敢直起来,但经佛陀这么一说,他集中心力,据说他就有进入初禅的功夫!


过了一会,他的母亲又跪下来问道:「佛陀!此刻优波离剃发怎样?」


佛陀对于他母亲的再问,回答说:「现 在身体好象又太直了!」


优波离被佛陀这么一说,不敢妄想稍懈,一心一意,据说,他这样就有进入二禅的功夫!


不久,他的母亲再问:「佛陀!现 在优波离剃发怎样?」


佛陀不假思索的答道:「入息太粗了!」


优波离一听,竟想不要入息,把心力集中在出入息上时,据说,他这样就已有了进入三禅的功夫!


最后,他母亲又再问道:「佛陀!现 在优波离剃发怎样?」


佛陀回答说:「出息太粗了!」


优波离竟然此刻一念不生,忘记手中的剃刀,据说,他此刻就有了进入四禅的功夫!


到了这时,佛陀赶快对身旁的比丘们说:「你们来一个人,把优波离的手中剃刀拿下来吧!他此刻没有想念,已进入第四禅,再过来一人把他扶着,不要让他倒在地上!」


像这样的记事,我们可以知道优波离对于自己的工作是如何的细心,每受人家的忠告,都肯认真的改正。因为他有多虑和严肃的性情本质,所以生活很容易受外人左右,在他身上,决不愿给人有一句非的和恶的批评,故此,他后来被推为持戒第一,不是没有原因。


佛陀回乡,在王城中普洒法雨,种子入地,就会发芽生长,释种的诸王子,听了佛陀说法以后,有些竟然要跟佛陀出家。


王子当中,有的是获得父母允许的,有的父母不准许,他们相约偷偷的出走,到尼拘陀树林中找到佛陀,出了家以后再说。


就这样,有七个王子要出家,跋提、阿难、阿那律、均在其中。为了出家必须要剃发,他们不得不瞒着人把优波离带去。在一个树荫下,优波离为跋提王子们剃发时,眼泪就滔滔的流下来,阿那律看到时,他以王子的身分责问优波离道:「你看到我们出家,应该欢喜才对,为什么要流泪?」


优波离惶悚的回答道:「阿那律王子!请您宽恕我没有礼貌,因为跋提王子待我很好,现在他和你们一同剃发出家,出家以后,一定云游四方,我就没有办法看到他,想到这里,我才情不自禁的流下泪来!希望王子不要责怪才好!」


阿那律听后,很是同情,对优波离安慰道:「你不要难过,我们会帮助你的生活!」


阿那律说后,又回过头来对大家说道:「诸位王兄王弟!优波离服待我们很久,他很勤劳、忠实,我们今后出家,自然要把他的生活安排一下。这里有一张毛毡,请你们把身上的装饰品完全除下来放在上面,我们出家后用不着这些东西,就把这些东西赠送给优波离吧!」


阿那律的话,大家都非常赞成,他们立刻把上衣珠宝都脱下来送给优波离,并且叫他返回迦毘罗卫城,而他们都去找佛陀了。


优波离此刻本想回王城去的,但他忽然转念想道:「现 在如果我接受这些珠宝衣服回去王城的话,老王和释迦族中的王公大臣,一定会怪我让王子们出家而杀我,那么,我怎么能轻易的回去呢?而且,如此尊贵的王子都能舍弃世间的荣华而出家,何况像我这下贱的人,对世间还有什么可留恋呢?我应该也去找佛陀出家!」


优波离这么想后,下定决心,如同被磁石吸引的铁一般,没有丝毫犹豫,将珠宝衣服挂在树上,任过路的人去拿,他要去出家!


他走了一程,想起他的出身,心里忽然又悲哀起来,他坐在路边流泪自语道:「我怎么有资格出家呢?他们都是王子,我是奴隶的身分,我怎能和王子一样的去出家呢?」


他怨叹世间的不平等,怨恨自己的命运不幸,正哭得伤心时,忽然耳边有人问道:「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?」


优波离抬头一看,见是舍利弗尊者,他揩拭一下眼泪,跪在舍利弗的面前问道:「尊者!您是佛陀的大弟子,您随佛陀回宫的时候,我就知道您,请问您,像我这首陀罗身分的人,不知可不可以做佛陀出家的弟子?我这样的妄想真是太大了。」


舍利弗问道:「你叫什么名字?」「我叫优波离!」


舍利弗记起佛陀以前剃发时,有一个理发师青年曾入过四禅,想就是此人,当即说道:「佛陀的教法,是自由平等慈悲的,不论智能的有否,不分职业的高低,只要能遵守清净的戒律,是谁都可以做佛陀的弟子,是谁都可以出家,是谁都可以证得无上的正觉。你跟我来,佛陀一定很欢喜的允许你出家,允许你做他的弟子。」


优波离很欢喜,跟在舍利弗的身后去见佛陀,佛陀很欢喜的为他剃度,为他授具足戒。「百川河水,同流入海;四姓出家,同一释姓。」这是佛陀在法制上规定的精神,现在能由优波离的出家而实现佛陀的理想。


佛陀嘉许优波离说道:「你很有善根,我知道你将来一定能宣扬我的正法。在你来此以前,跋提王子等已先来此要求剃度出家,我虽然已允许他们做我的弟子,但他们要经过七日的修行,等他们忘记王子的身分,真正知道是我的弟子时,我才允许他们剃度,他们才会有礼貌和你见面。」


优波离感泪涕零,他过去虽然替佛陀理过发,但想不到佛陀是这么慈悲,他发愿今后要好好做佛陀的弟子,好好的跟随佛陀学习。


经过七日,佛陀叫出跋提王子等七人和大家见面,在众多师兄弟之中,他们意外的见到优波离的比丘相,大家都很惊奇,都踌躇不知如何对优波离招呼才好。


佛陀威严的对他们七人说道:「你们踌躇什么呢?出家学道之法,首先就是要降伏憍慢之心,我先许可优波离出家,他先受戒,你们应该向他顶礼才是!」


跋提王子等七人,听闻佛陀说法后,都很虚心的向优波离顶礼,他们都觉得此刻出家的信心大为增强。相反的,这么一来,优波离倒反而感到拘束不安。


佛陀对他说道:「你应该以兄长的身分对待他们。」


优波离像平步青云,感动得只是向佛陀顶礼。


一个被人认为下贱的佣人,出家后的名次在他过去服侍过的王子之前,在法上能受到和诸王子同等的待遇,在当时阶级悬殊的印度社会,这是破天荒的事情。


就在优波离出家的那年夏天,僧团内举行安居的时候,优波离因精进修道而开悟了,因此,他自然的成为教团中的上首,受出家在家二众的尊敬,当然,因为这个事实,使很多人惊奇,一个首陀罗贱族的人,他的根机是这么敏锐,这不只是首陀罗族之光,而且也是佛教的平等之光。


优波离的出家,使佛陀制定的法制逐渐实现,在社会上尽管阶级悬殊,在佛法僧的教团里,却没有四姓的分别,优波离后来的成就,也没有辜负佛陀准许他出家的恩惠!


优波离证悟以后,因其个性拘谨,对于生活上最注重行住坐卧的威仪,佛陀所制定的戒条,他都能一一遵守,从不毁犯,不久,在同学比丘中,他就被大家一致公推为持戒第一!


在《楞严经》里,佛让文殊菩萨选一个最适合娑婆世界众生修行的法门,文殊菩萨最后只选了观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,把包括优波离的持戒法门在内的二十四个法门统统否定了。《楞严经·卷六》:持犯但束身,非身无所束,元非遍一切,云何获圆通?


在事相上的这种持戒只是束缚这个身体不去犯戒,但我们的心和身外的一切,却无法束缚。所以说持小乘戒,不明心见性,不能成佛,不能成就。大乘戒是心戒,如来藏心地大戒是全性起修,明心见性之人,他所有的戒律,都在智慧当中,一戒一切戒。


佛在《法华经·分别功德品第十七》讲,一念信解〈如来寿量品〉——也就是开了一念的智慧,明白天地万法唯一念之所变现——你比受持三皈五戒、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等修无量法门无量劫的功德大无量倍。

金刚经云:如来灭后,后五百岁。有持戒修福者,于此章句,能生信心,以此为实。


相关标签: